【编者按】近日,“生生不息——故宫文创走进联合国主题展”开幕式暨故宫博物院成立一百周年邮票发布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启幕。
仪式现场演奏的新民乐《天宫玄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光华创想选送,音乐制作人蒙柯卓兰与中国音乐学院青年笛箫演奏者吕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王思远联袂演绎。它以经典古曲《梅花三弄》为前奏进行改编,融合传统民乐与电子元素,呈现中华文化既深沉内敛、又与时俱进的特质。活动结束后,蒙柯卓兰把这次经历中的所思所感落笔成文,光华锐评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在联合国,奏响我心中的故宫乐章
蒙柯卓兰
(从左至右)王思远、蒙柯卓兰、吕鑫演奏新民乐《天宫玄音》(摄影:周焕新)
音乐,是我表达情感和理解世界的语言。作为一名喜欢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现代创作的音乐人,我享受探索音乐如何连接过去与当下。
2025年春,我有幸收到故宫博物院文创团队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光华创想的共同邀请,于当地时间5月19日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参与“生生不息——故宫文创走进联合国”主题展开幕式暨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邮票发布仪式。在活动现场,我与团队合作演奏原创乐曲《天宫玄音》,并为活动先导片创作背景音乐《太和引》。这次经历让我对音乐的表达力有了新的感触。
接到合作邀约时,我既兴奋又倍感压力。活动旨在通过邮票与展览,向世界展示故宫百年文化守望与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作为音乐人,我希望以作品回应这一主题,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活力。在创作《天宫玄音》时,我以古曲《梅花三弄》为前奏进行改编,希望借梅花凌霜傲雪的意象,传达中华优秀文化一脉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乐曲以笛箫合奏保留清雅质感,融入电子声场,构建出历史与未来的听觉对话。三段主旋律层层递进,象征梅花岁岁绽放的蓬勃生命力,也呼应了“生生不息”的哲思。排练中,我与团队反复打磨音色与演奏技巧,力求传统韵味与现代感相得益彰。
《太和引》的创作则是一场更宏大的挑战。这首为活动先导片量身定制的背景音乐,需要在短短百秒的时间内,浓缩故宫博物馆百年历程,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与新生。我以中国古代礼乐为根基,呈现出编钟编磬、笙箫和鸣的庄重气质,同时运用铜壶滴漏的声音作为时间的串联,融入故宫的晨钟暮鼓、屋脊檐铃等空间音色,辅以电子音乐的时空涟漪,力求在传统与现代间找到平衡。乐曲由37位演奏者合奏,包括笛、萧、排箫、埙、笙、古琴、筝、瑟、打击乐及编钟编磬等,乐器阵容既还原了礼乐的庄重,又通过电子低频增添了现代感。结构上,《太和引》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四季轮回,象征文明在时间长河中的传承与生长。
创作时,我常驻工作室,与乐手们反复试奏,精细调整音色层次,确保每一帧画面与音符精准契合。当先导片中《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文物影像浮现,晨钟暮鼓的低鸣与笛箫的清响交织,观众仿佛置身于故宫四时流转的意境中,感受到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联合国总部一层大厅的演出现场,我怀着既紧张又期待到心情走上舞台。当《天宫玄音》的笛箫声响起,与大屏幕上故宫文物的影像交相辉映,现场观众的专注目光让我感到欣慰。乐曲尾声,梅花意象在音符中绽放,象征文化的坚韧与新生,掌声随之响起。一位外国驻联合国代表听后对我说:“这笛箫的音色,仿佛东方的电子乐!”我回应道:“这是我们古老的丝竹之声,早在三千年前,先人已用音律探索宇宙的奥秘。”他的反应让我意识到,音乐已悄然跨越语言藩篱,引发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相同共鸣。
《天宫玄音》MV纯享版
这次创作与演出的经历,对我而言并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创新与挑战。故宫博物院一直是我汲取灵感的宝库,那些珍藏的文物与乐谱,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古人的智慧。每次走进故宫,仿佛能听见古人以丝竹抒怀的低吟,感受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脉动。在这次创作中,我尝试将这种感受化为音符,让古老的礼乐在当代语境下呈现出更具时代活力的崭新面貌。
作为音乐人,我相信音乐作为全球语言的沟通力量。近年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全球舞台上越来越受关注,箫的悠远、琵琶的激昂、鼓的雄浑,每一种音色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意蕴。在联合国现场,我感受到各国观众对中国音乐的好奇与赞赏。演出后,有观众对我说:“你们的音乐让我对故宫产生了向往!”这让我感受到,这些源自我们深厚传统的音乐表达,不仅是我们音乐人创作的根基和底气,更是流动的记忆和文明的使者。
走出联合国展厅,夜空下我回味着《天宫玄音》的余韵和《太和引》的晨钟。这两首乐曲不仅是我用心创作的作品,更是用音符书写的文化答卷。百年前,故宫博物院以守护之姿留存文明火种;百年后,它以开放之态,将中华智慧传递全球。我庆幸能以音乐为媒,参与这场文化盛事,在故宫百年之际于联合国的舞台增添一份声音的记忆,留下一些属于音乐的旋律。
【延伸阅读】
蒙柯卓兰,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为《封神》《异人之下》《画皮》等多部电影担任音乐总监和作曲。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获邀参与“纽约线圈艺术节”、 “德国贝多芬音乐节”等内外重要文化节与电影节,擅长将中国民族音乐与现代电子声场融合,活跃在国内外各类音乐活动领域。
由她担任音乐总监及作曲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获得第1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音乐奖”提名、2024影视音乐盛典“年度电影原声专辑奖”、第21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音乐奖”提名和第2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音乐奖”提名,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文化节与电影节。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