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与回响:田沁鑫戏剧创新让敦煌文化“活起来”

副标题:

来源:光华锐评微信公众平台 | 2024-12-10 10:48:47
光华锐评微信公众平台 | 2024-12-10 10:48:4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编剧、导演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正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如火如荼地上演。

多空间多线性的叙事结构,数字与艺术的深度融合,音乐+戏剧+影视的多元呈现,青春洋溢的演员阵容,令现场观众耳目一新。

以新生代青年偶像领衔主演主唱,将歌舞和戏剧的方式无缝衔接,在可容纳数万名观众的体育场馆打造出了“演唱会”级的酷炫场景,调动数字化手段给予观众视听光电的全景式体验,这种打破了单一表演形式和互动场域,将戏剧、音乐剧和演唱会的形式高维集合的创意可谓首开先河。

被誉为中国舞台剧人文旗帜的田沁鑫导演再一次用她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让敦煌文化的魅力点燃了北京的冬夜。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敦煌文化辉煌灿烂,莫高窟艺术蔚为大观,其间承载的不止是历史的悠远,世事的变迁,还融贯了文脉的传承和文明的互鉴。

在敦煌这一浩瀚的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取一瓢活水,这个跨越千年的戏“眼”,田沁鑫找到了:用“工匠”精神守望敦煌,在文明的感召中解历史之惑,答当代之问

于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心灵召唤空间就此生成:当年轻的常书鸿与敦煌数字研究中心的现代青年张燃相遇,1935年的历史和2035年的未来便连接起来了。

两个时空,两个视角,不同时代的主人公,因相似的人生际遇而产生精神交集:同为敦煌艺术所震撼,被艺术力量感召而“奉道”;也一样遇到了世俗选择的两难,最终都在敦煌艺术的大美之中得到慰藉,寻觅到人生的真意。

这个看似“穿越”的故事,却隐含了贯穿其中的精神核心,也是田沁鑫导演的匠心:敦煌不仅仅存在于历史,它也能亘古弥新,对当下的年轻一代展开召唤的结构,这也是中华文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化、活化的意义所在。

而实现这一创新需要多元艺术样式的加载,也需要数字赋能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

开启《受到召唤.敦煌》的密匙是音乐,路径便是数字化的跨媒介视听手段。

「形式之新」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田沁鑫导演很多戏的创作缘起,正是从形式开始的。

从处女作《断腕》到成名之作《生死场》,再到《北京法源寺》《狂飙》,田沁鑫导演总是先被某个意象或形象触发,生成灵感,再扩展成更为丰盈的戏剧织体。

像是今年上演的《苏堤春晓》也几乎打破了线性叙事的框架,大量采用中国演剧观念中的写意精神和舞台假定性,又借用了戏曲、曲艺元素中形体的表演形式,这种大胆的实验性与苏轼千古士人的大旷达和“济世安民”的大情怀相得益彰,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中国式戏剧表达的积极探索。

谈到《受到召唤.敦煌》的构思时,田沁鑫表示,提及敦煌,她首先想到的是伎乐飞天

飞天是佛教中天帝司乐之神,最早诞生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与中国绘画艺术相融合。

飞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也是敦煌学作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影响的重要文化符号。

因此,“伎乐飞天”这个乐神乾达婆和歌神紧那罗的复合体,就成为了形式的重要载体。

剧中两处飞天群像,演员用吊威亚的方式演出了“群集龛顶,望之云表”的意象,演奏吹奏、弹拨、拉弦、打击类乐器的女飞天,在现场二维空间中自由飞翔,与屏幕中三维呈现的洞窟龛顶呼应,犹如敦煌壁画中飞天在天花流云中自在沉浮。

从伎乐飞天这一最初的形式灵感着手,田沁鑫在形体和形态部分依旧延续了之前成熟的创作风格——

让莫高窟中的“北大像”作为贯穿全剧的视觉元素,第206窟的怒目金刚作为关键角色和年轻人“对话”,特别是还原了敦煌莫高窟254窟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的视觉意象,让威亚舞蹈演员化身男相飞天,凌空起舞,演绎“舍身饲虎”的精神意蕴,将常书鸿终于理解“慈悲”情怀这一内在重要的精神转变,外化为肢体语言和视觉符号,实现了飞天“静态力与美,动态倾与腾”的演绎。

这种形式的想象力来自艺术家的直觉,更是田沁鑫导演多年艺术创作的心得积淀。

「科技之炫」

如何把敦煌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敦煌“活”起来,“年轻”起来,田沁鑫导演带着主创团队,进行了视听手段上多媒体融合的创新。

首先选择冰丝带这一体育场馆进行演出,这也沿用了田导之前担任冬奥会开幕式导演的经验。

场馆的优势在于呈现360度全景式舞台,可以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敦煌的前世今生。

瞬时导播、即时拍摄、实时投屏,也是之前新技术运用的再现。

为了实现最佳舞台效果,处于舞台中央的超大LED屏幕成为戏剧表演的固定场地,播放敦煌石窟造型视频,构成三维立体空间。

导演在左、右两侧的台口增设了戏剧表演空间,同时在舞台上方增加两块大屏,捕捉主要演员的动线和微表情,以增加戏剧表演的影视感,增强观众的心灵感受。

在艺术上,该剧打破了传统观演模式和舞台空间,采用“半电影化”的舞台创新呈现;音乐演唱和戏剧演出,把二维动画、3D特效和舞台调度相融合。

开场就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场景,在未来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年轻人们正在数字技术复原呈现的众多敦煌造像前驻足、观摩或工作,行动戏剧的场景已然开启,又好似一部沉浸式纪实电影的开场。

而即时摄影的摄影师不仅成为舞台表演的一部分,也更符合当下短视频和多屏叙事的趋势。

在上海影棚的短视频剧情拍摄让时空穿越回常书鸿的巴黎岁月,一段MV式的歌舞表演和动画混剪,又呈现了上世纪30年代巴黎作为世界艺术之都,现代派勃兴、各个艺术流派迭出不穷的盛况,以此来反衬敦煌对于中国人骨子里的艺术感召和对于文化自豪感的激发,而这正是常书鸿毅然决定——回到敦煌、驻守敦煌艺术的内在动因。

对于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和跨媒介叙事的重视,从田沁鑫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时尚版)》就开始探索。

她始终认为,艺术和科技结合是文艺新业态产生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为了更贴近观众,以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全方位的体验感。

《受到召唤.敦煌》还尝试应用AI制作模拟沙漠行走等难以实现的场景,又搭载4K录制、超清数字影音技术和流媒体传输等领先技术,推出全球线上演播,并通过国家话剧院“CNT现场”的网络直播品牌重新定义现场,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实现数字赋能戏剧影视创作的新样态。

「呈现之美」

田沁鑫导演认为,音乐和舞蹈也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很多藻井、壁画有一种画出来的音乐感。

由此,音乐戏剧这一类型被确立下来,唱词成为了自叙和对话的方式推动情节。

田沁鑫导演重视音乐创作对于剧作的分量,力邀著名作曲家金培达担任作曲,用《渭城曲》古曲、《觉悟之门》《叩问》等单曲,为再现敦煌莫高窟的宏阔壮观提供了内在情感的驱动力。

田沁鑫导演大胆地启用了敦煌意象和造型艺术,将传统的杂技、民乐、曲艺与现代舞的肢体表现结合起来,将戏剧传统中合唱的“歌队”形式和演唱会“合音”的位置糅合起来,在中西戏剧形式的融合贯通上大胆创新,体现了其艺术理念的一致性,又表现出艺术创新的果敢和勇气。

同时,田沁鑫导演敏锐感受审美流行趋势,选择唱跳兼具的张艺兴担任主角,拉动年轻观众的关注度,并用歌舞元素的视听性增加演出的覆盖度。

但在双线情节叙述和情感表达的部分,又保留了戏剧中演员表演的细节和微表情,并借助即使摄影手段进行放大。

这种音乐与戏剧结合,戏剧与影视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舞台呈现的维度,而这种创新性的构思既是来自敦煌艺术形式的启发,也是导演艺术感知和审美想象的凝结。

国家话剧院这次采用了年轻的主创艺术家团队和全青年演员阵容,用年轻人的创意和青春,赋予戏剧呈现新的质感和风貌。

这与田沁鑫导演的初衷不谋而合:敦煌的美,美在传承

艺术创作的合力让敦煌年轻化,活态化,也是为了激发年轻人对敦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感受敦煌,懂得敦煌,拥抱敦煌。

受到召唤,心有回响。

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感召的,是常书鸿的“我为敦煌燃此生”,是樊锦诗的守望,也是田沁鑫导演作为创作者的文化使命和担当:要让年轻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和自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召唤下产生深刻回荡。要用艺术召唤更多人对敦煌的向往之心,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明回响和时代华彩。

《受到感召.敦煌》正是这一召唤结构下一次创新的尝试,一阙艺术的注解,一束创作的高光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刘亭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话剧院公众号)

编辑:申潇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来说两句

我要评论取消

提交

微笑
酷
亲亲
耶
鼓掌
调皮
星星眼
大笑
偷笑
比心
点赞
送你花花
礼物
庆祝
666
打气
棒棒哒
打call
厉害了
加油
大神V5
睡着了
发呆
疑问
害羞
晕
哼
抓狂
惊恐
捂脸
机智
抠鼻
往期回顾
正在阅读:召唤与回响:田沁鑫戏剧创新让敦煌文化“活起来”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