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伊始,一部描绘上海时代风情与商战江湖画卷的电视剧《繁花》火出圈,观众津津乐道于剧中的沉浮万象,而九十岁高龄的游本昌对上海“爷叔”的铸魂,则让更多的人感佩上海滩的厚重与传奇。
2月5日,央视网全新场景式纪实访谈节目《云顶对话》迎来了这位中国国家话剧院终身荣耀艺术家。主持人高雅冰作为“云顶观察员”与传奇人生堪比“爷叔”的游本昌共话“不响”。
节目中这位至今创作力依旧旺盛的老艺术家,娓娓道来他近七十年演艺生涯里与角色共情、与人生共行、与时代共鸣的韧性故事。
从济公到爷叔
命运从来都垂青准备好的人
许多人会用“大器晚成”来形容游本昌,因为直到52岁出演《济公》之前,三十年间他饰演了七八十个“佐料角色”,却从未曾当过一次主角。但他始终把小角色当大角色来演,把龙套当主角来下功夫,从而在话剧圈里以“演小角色的大演员”渐渐被知晓。“济公”一角的深入人心,正来源于他七十多个“佐料角色”的积累。
和以“虐演员”著称的王家卫在《繁花》中合作,游本昌展现出一股不输于年轻人的活力。
如果不是他女儿游思涵透露,恐怕谁都不知道将近九十岁高龄的游本昌在拍摄期间,为克服自己肢体动作活跃的话剧表演习惯,将自己宾馆住的房间全部改成了戏中办公室的格局,然后让助理按照拍摄机位进行拍摄。自己则是不断练习,以至于晚上都只能够睡到两三个小时。
正是经过这般的打磨,最终成就了荧幕之上那个浑然天成的“爷叔”。
游本昌并不否认运气的存在,在他看来运气来自于个体的根基,而这个根基就是他引以为傲的表演专业,以及对于演员这份职业的热爱。
当谈及1984年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表演的哑剧《淋浴》,已经耄耋之龄的游本昌面对镜头伸手就复刻了当时舞台上的那段表演,“无实物动作,是我在表演系戏剧学院二年级的作业,我拿五分的”,言语中全是自豪;在现场跟后辈交流在《繁花》里教汪小姐写检讨书的表演细节,他教学一秒进入状态,让人瞬间魂穿被爷叔指点着写检讨书的汪小姐。
扎实的基本功背后,是他创作每个角色的激情与热情。就像与“难搞”著称的王家卫合作这件外人看起来“折腾”的事,于他而言却是最幸福的,他把王家卫的“挑剔”视作自己拉高创作标线的动力,并且甘之如饴,最终成功塑造“爷叔”这一堪称全片灵魂的角色。
从事业到人生
最高级的智慧就是“不响”
随着《繁花》的热播,“不响”这个代表全剧灵魂的上海方言被各种解读,当被问及如何理解“不响”二字,游本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响就是无言,但是不响不等于没有内容,恰恰相反,不响确实代表着丰富的内容,因为于无声中听惊雷嘛。”
实际上,游本昌的人生似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不响”的阶段——出演《济公》前有着长达三十年的龙套生涯,在“济公”之后“爷叔”之前又有三十年沉寂期,但他依旧坦然接受,只因当年戏剧学院老师的那句教诲“不要当明星,要当艺术家,不要追求这种表面的光彩与亮度”。
他也用自己将近七十多年的演艺生涯,对于“不响”给出了自己的解答:“自己是一个小我,是一滴水,要把自己的一滴水融入大海,就永不干涸了。”
不声不响坐观世间万物起落,无声无息静坐待花开几落时。
即便是自己人生的“不响”阶段,游本昌都坚信目标从来不遥远。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以热爱打磨角色,以韧劲等待机遇,将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最终,他在演出话剧的“不响”时,等来了央视首届春晚总导演黄一鹤;在跑龙套的“不响”时,等来了为1985版《济公》寻找主角的张戈导演;在始终未有超越“济公”这一经典角色的“不响”时,等来了第一次执导电视剧的王家卫。
在“不响”时仍旧全心全意将自我投入于表演艺术的游本昌,终究以一颗艺术初心,在岁月里开出了璀璨的花朵。
从经济到人文
《云顶对话》关照时代背景传递深度思想
“不要当明星,要当艺术方面的专门家”“员是你的基本的职务,演是你的专业性”,面对“云顶观察员”高雅冰看似基本、实则值得深思的问题,游本昌用人生的思考经验与职业经历,给出了恰中肯綮的解答。
身处浮躁堆砌而娱乐工业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渴望有更多具有思考丰度的观点与声音被听见、被记录;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浪潮里,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洪流里,我们也需要一档从高维度反映整个国家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在不同阶段的走向与变化的节目。
透过真实交流与对话,刻画时代张力下参差多态的《云顶对话》,就是时代巨变中那个思想火花的忠实记录者。
人生三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如实观照。2022年开播至今的场景式纪实访谈节目《云顶对话》,在观照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邀请具有典型时代特质、新格局下不断锐意进取的商界代表、文化名人、经济学家等具有前沿思想的代表人物进行访谈对话与思想交流,挖掘他们对于行业与产业的深度洞察,分享他们对时代变局的思考和应对之道,捕捉他们面对自心与未知的金句。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激荡于梦想,“有梦想其实是不难的,坚持梦想是挺难。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你还愿不愿意为这付出十年、二十年的努力”。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探究于格局,“做一件事情你去计较它的成败,说明你的格局远远不够”。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思辨于管理,“为什么不能得罪人?我们志同道合就不存在得罪人。”这些有理念、有价值、有深度的“云”端思想,都是对当今中国社会隐而未现的生命轮廓的勾勒。
时代浪潮风波举,挥斥方遒九万里,以中央媒体的国家高度,以纪实人文的视角,记录新思考、回答新命题的《云顶对话》,依旧以时代见证者的身份,给予困顿者心灵抚慰,给予前行者力量。思考会为人类带来无穷的力量与美好的希望,《云顶对话》亦如是。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