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告别不久的2023年,是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2024年伊始,全球最大固体火箭“引力一号”在山东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首飞成功,中国航天事业继续昂首稳步向前。
1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联合出品,央视娱乐传媒制作的《航天之夜》,在央视频客户端与央视网平台同步播出。
作为一档以“航天”为主角的大型科技文化晚会,《航天之夜》不仅彰显了“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之美,在新媒体平台的视听呈现上也焕发了全新活力,展示出大屏级别的创作实力;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航天事业与青年梦想之间的联结,传达“正青春”的激情与力量。
截至1月28日晚12点,《航天之夜》在央视频多终端及平台账号直播量2463.3万次,短视频播放量超200万次。央视网多终端及平台账号累计直播播放量937.4万次。 累计全网热搜话题145+,话题#中国航天器名字里有中国人才懂的含义# 微博热搜TOP3、#烟台孤独的鲸游进航天之夜舞台# 微博视频榜TOP3,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和关注,航天精神深入人心。
放飞想象力
解锁广阔宇宙的无限浪漫
问天、梦天、天和不仅是中国空间站的三个舱段,同时也象征着中国航天人走过的路。晚会以“问天”“梦天”“天和”三段篇章,连缀起中华民族求索太空的浩瀚征程。
在晚会开篇,《航天之夜》以曾试图用47根火箭追求飞天梦想的古人万户为引,通过奇幻的跨时空对话,展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与空间站等伟大航天成就。通过这种颇为大开脑洞的戏剧展演形式,迅速抓住了观众注意力,并将从古到今的航天之梦进行了较为明确的溯源,传递出中华民族追求飞天梦想矢志不渝的坚定决心。
广袤宇宙看似距离人类无比遥远,但实际上又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联。单霁翔《从故宫到天宫》的深情讲述,从分享中国天文学发展历史开始,再延伸到故宫建筑处处“天人合一”的构造原理,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地上有地宫,天上有天宫”的美好诗意。
《我们真的上天了》创意的歌词新编,既保留了朗朗上口的旋律,又融入了嫦娥玉兔、天宫鹊桥等中国航天元素,达成更加接地气、更为年轻化、更添浪漫感的大气表达与呈现。
高圆圆携孩子们点亮好奇心,用天真烂漫的童真视角仰望灿烂星空,在孩童稚嫩真挚的歌声中,感受“我们皆由星辰所铸,如今我们眺望星辰”的浪漫与美好,一起去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节目《夜空中最亮的星》
视频来源:《航天之夜》
《颂·黄钟大吕》展现传统乐器文化在当下的传承,让“八音”之魅力与浩瀚的宇宙交相辉映,尽显中华文明深厚底蕴,借历史悠久的音韵之美,突显广阔宇宙的无限浪漫。航天是人类最浪漫梦想与最顶尖技术的结合,《航天之夜》以丰富想象力为笔,为浩瀚宇宙书写一封浪漫情书。
节目《颂·黄钟大吕》剧照
形式具新意
以拳拳之心讲好航天故事
关于航天,本身就可以延伸出大量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但如何借由恰当的形式为内容赋能,使其更具吸引力、更加为大众喜闻乐见、更能达成理想的传播效果,正是讲好航天故事的应有之义。
《航天之夜》的团队主创基本都是“95后”,观众在这台晚会中,能够感受到青年文艺创作者的新潮、新创意与新花样儿。他们借助年轻化、青春化、与时俱进的表达手法,传播心目中自信勃发、神采飞扬的中国航天形象。
王冰冰和陈丽君共同演绎的《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通过妙趣横生的视听影像,让开设太空农场的奇异幻想成真,为太空舱里增添一抹清新盎然的绿,接下来自然引出育种专家精心培育的太空种子,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太空育种知识普及的作用,通过农业与航天的“梦幻联动”,让观众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节目《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视频来源:《航天之夜》
吉克隽逸动情演唱的《仰世而来》,用“AR”技术呈现的舞台效果似星空亦如沧海,时而铺陈出群星璀璨的宇宙,时而又幻化为姿态优美的巨大鲸鱼充满沉浸感,表达出航天工作者踏浪而来、乘风破浪的果敢与乐观。
金晨在《对望》中一人分饰两角,以舞蹈形式表现清代女天文学家王贞仪冲破桎梏、超越时代的光芒。女天文学家与女航天员的跨时空对望,彰显了引人共鸣的情感力度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性,鼓励一代青年以古人为榜样,追求自己的当代理想。
节目《对望》剧照
致敬航天人
东方航天港彰显大国气象
《航天之夜》将录制地选在烟台海阳的东方航天港,这里是我国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已顺利完成多次海上发射任务,近日“引力一号”的成功发射升空更是引发全球瞩目,真可谓“头顶是星辰,脚下是大海”。
依托东方航天港产业园,山东烟台将继续立足基础、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打造集海上发射、星箭制造、配套集成、数据应用、航天文旅于一体的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进而全面建构起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生态圈,向建设国际一流的海上发射服务中心和空天信息产业聚集区大步迈进。
于东方航天港录制的《航天之夜》,将助力更多时代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执着追求梦想,从而打响山东烟台海阳的城市名片知名度,在传播层面上起到弘扬城市文化、宣传城市品牌、扩大城市影响力的作用,并促使广大受众更加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在立足东方航天港发展起来的东方空间,观众跟随主持人任鲁豫、马凡舒的步伐,近距离观察到了东方空间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运载火箭——“引力一号”运载火箭。
在“引力一号”的周围,捆绑了4个固体助推器,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而在东方航天港的航天科普馆,主持人们则带领着观众沉浸式解锁了一场奇异绚丽的航天之旅,其中的游戏模拟体验环节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太空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危险,以及航天员们如何化险为夷,对航天英雄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四位总设计师以《致宇宙》的深情朗诵,为观众分享长征系列火箭、北斗三号卫星、天问一号环绕器与神舟飞船的得名由来,并将亲手创造的“宇宙级浪漫”作为献给中国航天的礼赞,为理性的研发过程注入开阔深厚的人文色彩。
节目《致宇宙》
视频来源:《航天之夜》
歌曲《如愿》根据人物真实故事戏剧化改编的现场演绎,直观展现钱学森、南仁东、郭永怀、邓稼先等为国奉献的航天精神,深刻诠释何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航天之夜》通过对航天英雄的致敬,激励时代青年坚定信念,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莫文蔚深情献唱《这世界那么多人》,献给中国航天事业里的无名英雄——科技工作者、医疗救护队、预备航天员、英雄先烈,以及发自内心支持热爱航天事业的每一位普通人。
节目《这世界那么多人》
视频来源:《航天之夜》
航天老同志合唱团共唱《祖国不会忘记》,配以中国航天事业征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展现老一辈航天人的铮铮风采和熠熠光辉;歌唱家廖昌永和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王室成员诺罗敦·珍娜公主及留学生一同唱起《我和你》,并将原有歌词创造性改编为“相约在太空(meet in space)”,以使其更加贴合航天主题,为增进人类福祉、共创太空未来贡献中国力量。
航天事业尤为艰巨,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作为一台在新媒体平台播出的晚会,《航天之夜》对于主旋律的精神弘扬、正能量的积极传播,以及对受众的感染力均达成了理想的效果,整体的视听呈现上缔造非凡体验,由此带领观众仰观宇宙之大,共筑航天梦想,真切体悟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且,诚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在晚会最后的殷切寄语:“希望我们年轻的同志们再接再厉,努力共同创造我们国家新的未来”!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