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今晚央八收官,你追剧了吗?
由CCTV-8和优酷台网联播的悬疑刑侦剧《他是谁》一经开播即引发大家“沉浸式破案”,热度走高,话题不断。除了对“他”的持续追踪,吸引观众的还有剧中那些真实案件的影子。
雨夜、割喉、碎尸、连环凶杀......这些关键词一定会让你联想起某些社会案件。没错,主创团队曾深入了解和研究过很多现实中的重大恶性案件,也实地走访过非常多的案发地,据《他是谁》导演鲍成志介绍,“把刑侦剧和现实主义结合是这部剧的特点和气质。”
真实案件成为刑侦题材的
现实感来源
刑侦类影视作品取材于现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2002年首播的刑侦电视剧《插翅难逃》改编自罗石贤的同名长篇纪实小说,2003年由李幼斌主演的《大江东去》改编自沈阳“慕马”案,近些年我们熟知的如《扫黑风暴》根据中共中央政法委筛选的真实案例改编,《破冰行动》以广东省“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为原型......
为什么刑侦题材影视作品“钟爱”真实案件?
一方面,现实是艺术的创作源泉。刑侦类影视作品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对情节、逻辑、破案手法的呈现等方面要求较高,因此多以现实案例作为参考和借鉴。
另一方面,现实案件与影视创作是双向的流量赋能关系。真实案件往往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由其改编而成的作品天然拥有受众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影视作品的内容传播;观众在观看刑侦剧作后,也喜欢追问其“现实原型”,转而去关注真实案件的种种细节,对现实起到警示、价值引导等作用。
然而,社会案件对影视作品的创作仅能提供相应的灵感和启发,一部完整且丰满的影视作品需要创作团队填充更多细节,对现实进行重塑和加工,并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主流价值与时代关切。
现实刑侦案件的改编
需要把握尺度
改编是一把双刃剑,基于社会案件的创作会带来更真实的观感,然而过于真实的呈现并不可取。好的刑侦题材影视作品不会为了悬疑而悬疑,为了惊悚而惊悚,一味渲染猎奇的情节和血腥暴力的画面,但对真实案件进行改编,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2021年,由操场埋尸案改编的电影《操场》就引发了纠纷和舆论争议,家属声称片方并未从他们那里获取授权,同时表示担心案件事实被曲解乱改,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一系列人格权利,因此起诉了片方,希望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充分沟通并保证还原事实和告知情节的前提下进行改编拍摄。
如何避免对案件当事人及亲属造成二次伤害甚至N次伤害?如何在戏剧张力和现实尺度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克制对血腥暴力画面的呈现?这些问题摆在创作者面前,需要慎之又慎。
真实案件的改编既要符合有关公检法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影视剧的审查机制,也要注重伦理道德层面的规范,把握好尺度。
摒弃猎奇目的
围绕主题展开叙事
悬疑题材有着共同的大主题:惩恶扬善、讴歌光明、彰显正义,具体到每一个影视作品则分别有着不同的切入点。《法医秦明》强调物证,力求还原法医这一职业的专业性;《无证之罪》从案件背后的犯罪动机切入,展开一场有关人性的道德拷问;《猎罪图鉴》选取刑侦模拟画像师的探案视角,塑造了警察的英雄形象......
为了更好地承载和表达主题,《他是谁》剧中的每一条街、每一个人、每一桩案子,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又细心布局在宁江这座城市里的。编剧表示,“每个真实案件的侦破,背后都有无数公安干警的心血和付出,我们会去寻找能够再现侦破细节、能够凸显主人公力量的素材。”
光华锐评独家专访优酷副总裁、总编辑张丽娜,共同探讨了《他是谁》的策划思路以及优酷在悬疑赛道上的布局。
张丽娜介绍道,展现小人物的坚持是优酷悬疑剧的共同特点。《他是谁》将镜头对准了张译饰演的卫国平以及苦苦追寻案件真相、不破不休的公安干警们。
从1988年到1996年,跨越八年的追凶时间,卫国平因心中执念而长期失眠,甚至有时冲动鲁莽,但这份真情实感的执着格外动人,也支撑他最终查出真相。这恰恰是《他是谁》想要表达的主题:致敬那些在技术、资源都不足的年代,排除万难、坚守信仰的平凡英雄们。
正如张丽娜所说,要抓住刑侦案件的真实严肃性和人物的真实情感性,紧紧围绕主题内核讲故事,在故事本身上下功夫,才能避免因情节、画面尺度过大而引起观众不适,脱离现实。
对刑侦案件的取材、还原和二次创作,不同于一般的影视化改编,在案件的选择、主题的表达、叙事的策略以及情节的逻辑等层面存在诸多限制,以尊重为前提进行合理合法加工,兼具人文关怀和针砭力度,才能更好地还原刑侦题材的现实感,向观众传递出不虚假、不悬浮、不恐慌的正能量。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