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节目每次开场的时候,国立老师总会在云淡风轻里透着一股小骄傲说:“我们是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大家可曾想过,咱们国家这上下五千年的起点在哪儿?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会议上,我国申报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由此重新认识一个古老的中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
无数网友瞬间沸腾。众多“国宝粉”表示,初识良渚文化,正是源于《国家宝藏》。念念不忘,果然必有回响。
2018年1月28日,《国家宝藏》第一季浙江省博物馆播出的当期,在“玉琮”的今生故事中,浙江良渚考古所的第四代考古队员们为我们娓娓讲述了良渚遗址考古发掘的故事,以及良渚遗址何以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物力证。就在节目播出的同一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第一季《国家宝藏》收官之际,良渚玉琮入选九大国宝之一,入选理由是它见证了华夏先民神乎其技的智慧、经天纬地的信仰,见证了五千余年前文明投射至中华大地的灿烂辉光。
某种程度上,《国家宝藏》就是良渚申遗的见证者与同行者,而我们今天关于良渚的所有好奇和疑问,《国家宝藏》早就讲得明明白白。
想要了解良渚,不妨先认识一下“玉琮”
玉琮,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国宝守护人”周冬雨用她的现场演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太湖流域多年洪水泛滥,百姓饱受其害,部族首长不得已之下,做出了向北迁徙的决定,他的女儿瑶却坚信,只要凿通玉琮,便可免除灾难。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玉琮给了瑶神灵的启示——泄洪,以此保住了这一方美丽的土地。
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这件玉琮,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复,被称为“玉琮王”。它重约为6500克,直径约17厘米,高8.9厘米,装饰性线刻细若游丝,1毫米内居然刻有四五根细线,且根根清晰笔直。
琮体的四面四角,都用浮雕技法雕刻了“神人兽面纹”,这是良渚人孜孜不倦描绘的永恒主题,四个棱角上的兽面纹两侧,各有一只神鸟守护。“神人兽面纹”上的人是谁,现在还不得而知,也许永远都没有答案,但他一定是良渚人心中的英雄。
玉琮的功能暂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通天法器。“神徽”上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闪烁着勇敢和坚毅,刹那的对视之间,仿佛能看到五千年前的良渚——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快乐的时代,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时代。鲜活的图腾似跳跃的音符,似律动的生命,记录着良渚先民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玉有一种独特的美,于晶莹剔透里闪烁着的,是华夏祖先的智慧之光和浪漫之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玉的国家,距今至少有八千年。按年代算,良渚玉器不是最古老的,但玉文化在这一阶段有了质的飞跃。
良渚遗址内出土了成千上万件的玉器,其技艺水准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的高峰。当时,并没有金属制的琢玉工具,通常是用比玉更硬的燧石和解玉砂,也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玉琮王”上,集合了管钻、浅浮雕、阴刻线雕等好几种雕法,而且几乎全是微雕,如此费工费时的做法,在一千年后的商代晚期都很少见。
完成这样一件玉琮,需要一个玉工尽其一生甚至几代玉工接力才能完成。虽然那个时候没有文字,没有照片,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玉,想象五千年前的良渚匠人无比专注的工作状态,以及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追求。
梦回“水乡泽国”,良渚先民的生活好“硬核”
2019年7月7日,“新科”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有限开园,瞬间成为新晋“网红”。
据悉,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有限开放的区域为核心部分,面积3.66平方公里。目前,遗址公园需预约参观,每日限流3000人,预售门票早已售空。
资料显示,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于杭州市区西北部瓶窑镇。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
大量的出土文物证实,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具备了王国的基本特征。当时的文明到底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呢?《国家宝藏》给予了生动而全面的呈现。
在良渚古城的中心城区,考古专家发现了五千年前的碳化稻米,这是良渚稻作农业高度发达的物证,依据一公升土壤里含有的碳化稻米数量,推算出仅这一处粮仓就存有20万斤碳化稻米。但是,考古专家在良渚城内并没有发现稻田的遗迹,稻田都在良渚城外,城内发掘的都是各种玉器、漆器、木器、骨器,这说明当时社会化分工已经非常成熟,还出现了城乡分野。
良渚人不仅有稻米吃,肉食同样丰富!动物骨骼是考古专家在良渚最常打交道的文物,他们分别发现了猪的头骨、鹿的胫骨、黄斑巨鳖、圣水牛头骨、野鸭肱骨、水獭头骨……通过研究这些动物骨骼得知,家猪是当年良渚人食用的最主要家畜,鹿是仅次于家猪第二多的动物,他们在各种动物的骨骼上,都能发现不同程度的人工痕迹。
更为令人惊叹的是,考古专家通过对石头的发掘,发现5000年前的良渚已经出现了城市,不仅有城墙,还有宫殿区。宫殿区是由人工筑成的长方形土台,面积达三十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的一半大小,结合在周围发现的玉器、木器、漆器,说明这里原先有宏伟的礼制性建筑。
近十年来,良渚考古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水利系统。良渚人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码成坝体,这叫“草裹泥”。古城的外围,存在着一个由11条堤坝连接山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有了坝体,良渚人就能防住洪水,同时构建水上运输通道,并起到灌溉的作用。中国水利史的开卷,也从“大禹治水”提前到了“良渚文明”。
提起中华文明,我们常用“上下五千年”来形容。但是,以西方为代表的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并不认可这一说法。在我国的历代史书中,对于史前文明多以三皇五帝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进行记载,语焉不详又无据可考。因此,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四代考古人跨越80多年的接力跋涉
良渚考古发掘到现在,已经跨越了80多年,是四代考古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成果。
1936年,26岁的施昕更先生在他的家乡良渚镇发现了良渚遗址。那时,大家还只认为良渚是一个村庄,良渚先民是从山东迁徙过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一辈考古人牟永抗、王明达等,筚路蓝缕,发掘反山王陵和瑶山祭坛,出土了一大批玉器,玉琮王就是这个时候出土,震惊了考古学界,从此,谈起中华五千年文明就绕不开良渚遗址了。
近十年,第三代考古人刘斌以及王宁远等老师发现了城墙遗址、水利系统遗址,揭示出中华第一城和世界第一坝的宏大结构。
经历了三代考古人的努力,今天的良渚遗址考古队员们也才有底气说,如果一千年前看北京,两千年前看西安的话,那么五千年前就该看良渚!前几年,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被评为世界考古十大发现,许多国际考古学家惊叹于良渚的规模。他们说,良渚是世界级的遗址,它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中国史,而且改变了世界史,良渚可以认为是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而玉琮就是这个国家最突出的标志!
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八十年来的良渚考古,千淘万漉虽辛苦,然而吹尽狂沙始到金。他们共同让良渚文化熠熠生辉,透过它,我们就能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一个起点。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杭州的街头找一找这件国宝的踪影,可以说它在杭州无处不在。在熙熙攘攘的市区里,在街头巷尾的建筑上,玉琮已成为浙江最鲜明的文化符号。勇敢、创造、外拓、和谐的良渚精神,也一直传承至今。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