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简门”翩然开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在寒冬里旋起一股暖流,又在春日带来历史更久远的探知,那些曾蒙尘泥土深处的竹简与木牍,筑成追溯时光的隧道,带着对普通人来说原本陌生而神秘的文字,穿越千年而来,在荧屏上还原为壮怀激烈的时代风云、生意盎然的山水风物、鲜活感人的生命形象。
近日,《简牍探中华》第三期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以“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创新表达形式,展现了云梦睡虎地秦简发掘、研究、传承背后的故事。节目中更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独家发布”内容,极大地拓展了简牍中的想象时空,引发网友热议。
一档有温度的节目,集结顶级文化资源,从刀笔留痕处出发,引领观众探秘历史的来龙去脉,解读简牍的史料价值,重现当时百姓生活的悲欢离合,于步步深耕、层层突破间,带热了冷门题材的传播度。三期节目以来共收获近百个热搜热榜,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4亿。
(全文约4000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缘“简”而起
多视角聚焦冷学问
简牍成册,便是最早的书籍,文字从此有了生命力更饱满、更长久的载体,它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人类的语言和文字不再仅限于日常交流和零散的记载,而就此固化为记录史实、思想体系乃至精神和情感的实体。
简牍是人类精神财富得以传播并留存后世的原始媒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系统性记录人类活动事件、传承历史的基石。
《简牍探中华》前两期节目呈现的“里耶秦简”,被誉为我国21世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记录了秦“洞庭郡迁陵县”的人口户籍、机构设置、官吏职数及任免、土地、农事、物产、税赋、教育、司法、武器等详尽信息,是一部解读秦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内容的百科全书,更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跨度长达15年的秦朝编年史。
第三期节目中,“云梦睡虎地秦简”作为中国考古史上首次被发现的秦简,当年它的出土如石破天惊。从出土时间上,它早于“里耶秦简”27年,从竹简所载内容的纪年上,它纵跨秦昭王元年至秦始皇三十年近90年的历史,与起始时间为秦王政二十五年的“里耶秦简”完美衔接。
它的主要内容为秦的法律文书,呈现了中国法律制度奠基阶段的实证遗存,具有法律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学术价值,给今人提供了由法律视角观察秦国的国家组织力和社会形态的窗口,从国家治理层面揭示了秦国由弱变强、从偏处一隅到一统天下的发展逻辑。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还有我国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两封木牍家书,国家命运与家庭、个人的悲欢不期然有了戏剧性交集,由此,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枝蔓更加饱满丰茂。
《简牍探中华》前三期融合“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三重空间,借助高新视听技术,创新了时空构造模式,引领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触及并理解秦简的艰辛发掘、厚重承载和史学价值。而这些纷繁新锐的可视化形态解读,都是以严谨的考古研究成果为内核,立足于实地、实录、实证的坚实基础之上。
三重空间的构建独具匠心,情景切换并不是单纯的视觉炫变,而是自有玄机。设计主旨是既让观众体验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又让观众能跳脱“身在此山”的视野局限,跟随史学研究专家的思路,回看历史、思考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的逻辑。时空穿插之间,家国一体的感受愈加清晰真切。
主持人、专家讲述中时常被提及的秦简编号,字幕中大量出现的秦简原文及解说,反复提示着观众这是被文字记录的史实,对照并确认戏剧演绎的文字依据。
戏剧部分则在虚实之间,详解了简牍看似只言片语的记录所蕴藏的巨大信息量。
以里耶秦简博物馆“镇馆之宝”为代表的几枚重要简牍,记载的内容在不同场景下得到充分的阐释,分别体现秦朝的行政设置、道路里程、邮政体系和教育水准,作为构成国家和地方机构运行的基本要素,它们互为支撑,让观众透过里耶秦简这一“斑”,窥知秦朝这只庞然“巨豹”的形制。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秦律十八种》《编年记》等,更多信息来自秦统一天下之前。这些是首次出土的秦代简牍,更是今人首次看到的成体系的秦律,和秦朝90年的家国大事记。加之两枚家书木牍,简牍中浮出了2个人物和他们家庭的故事,留下了风云激荡时代的个体样本。
专家现场解读,出土秦律竹简的主人“喜”,他的出生和国家大事并列,被记录在大事记里,“喜”成年后,从父亲手中继承了《编年记》并续写了近20年。
一卷竹简串联起家与国、父与子。父子间的传承,是文化和精神代际传承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华文脉得以永续的细胞级基础动能。
在严肃的史学研究基石之上,以具象化解读充分触达观众,这是《简牍探中华》把冷学问做热的出发点,也是它深受观众好评的成功所在。
持“简”而述
大手笔塑大历史
《简牍探中华·里耶秦简》时长约180分钟,从38000余枚简牍、20余万字的记载中取材;时长90分钟的《简牍探中华·云梦睡虎地秦简》则取材于千余枚简牍,时间跨度90年。从中选取哪些内容予以呈现,并非仅仅出于戏剧化的考量,而是体现了主创团队的大历史观。
简牍与传世典籍的不同在于,传世典籍大多是宏大叙事,例如《史记》,是司马迁从大量的原始记录中筛选,略去了细枝末节,而简牍是原始记录本身,即使是里耶秦简这样的“编年史”,和云梦睡虎地秦简仅500多字的“极简编年史”,也保留了更多原始记录的特征。
如果说传世典籍是承载历史的大江大河,简牍就是记录历史的溪流湖泊,它不似大江大河的壮阔,却有涓涓潺潺的细密动势,有宛若明镜的时代映照。
总台在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节目中,既关注了大江大河之宏大伟岸,也从未忽略溪流湖泊之鲜活细微。
《简牍探中华》开篇三期,并没有止于欣赏溪流湖泊的精致柔美,而是在细密的纹理间,梳理出一条主线——民生、法治、国家统一、文化融合,它是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命脉,也是中华文明何以从未中断的密钥。
《简牍探中华》延续了总台近年来深耕“何以文明”这个宏大主题、激活中华文化基因密码的路径。
在节目中,活化的简牍汇入了历史主流之中,进一步完善了观众的史学知识结构,提升了大众读史的宏观视野。
从里耶和睡虎地秦简所体现的编年史特征,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系统性记录的重视,这是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是传承数千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的具象化遗存。《简牍探中华》充分强调它们的纪年特征,可以看到主创团队的匠心。
“里耶秦简”中,从开篇迁陵县令“禄”在集市的出场,到“祠先农”仪式的确认,农事发展与百姓的安居乐业,是一个国家兴盛之本。
令史“华”的前传是一个向百姓宣讲律法的“普法宣讲员”,律法为民所知,最终却不能为民所用。严格的秦律法如一柄双刃剑,原本用来维护国家治理,制定和执行过于严苛却成为王朝覆灭的导火索。
而统一、和平、文化融合则是民众数千年的期盼。
“里约秦简”的15年跨度,由战乱而始,以战乱而终,在战事之间短暂的休养生息年代,留下了宝贵的文献。由此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战争和匪祸,还有多少文明的种子得以生发,还有多少文明的成果得以留存后世。
如果说“里耶秦简”是秦代县政运行和社会生活的实录,“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编年记》和家书则是源于民间的书写。喜和他的父亲,衷和他的兄弟,他们是史书从未记载过的人物,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他们默默无闻。但是他们书写的历史,成为大历史的见证,他们也随着简牍的出土,成为被历史记住的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于人民。”
“里耶秦简”中,《诗经》与《楚辞》并诵可谓神来之笔,上下篇不同的场景下,《诗经·秦风·无衣》与《楚辞·九章·橘颂》中的诗句反复出现。这两首诗的交织,使简牍谨实的记载内容与大众熟知的典籍相辅相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秦与楚两种文化彰示着不同的风骨,却有着同样珍贵的精神内核。加之专家的现场解读,把那个时代因国家统一而融汇为一体的中华文化,恢弘动荡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向,定格为可感可知的文字和画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简牍探中华》秉持“大历史观”,不仅着眼于向大众传授基础历史知识,更在润物无声中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节目的精心设计将观众带入简牍记录的年代,了解文字背后的历史脉络及其蕴藏的精神价值,不仅是对大众的文化传播,更提供了高纯度、高层级的文化滋养。
循“简”而行
探中华之未知
近年来总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节目已成名篇,《简牍探中华》另起新章,一个“探”字,寓意着更多的未知,“中华”则更多强调了文化层面的范畴。探寻中华文化的未知,是考古的使命,也是总台作为文化传播主力军的使命。可以期待,“中华系列”将以探寻的姿态带来更多惊喜。
来自简牍的记录,正如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充满人间烟火气。但它们在当代重见天日的最初,只是一片片模糊的拼图,是简牍考古、保护、研究工作者们和历史研究专家在历史的坐标系里艰辛探索,为它们逐一找到相应的位置,才实现了它们的史料价值,为今天的我们重现了两千年前中华大地上的社会生态、市井生活。
总台对“探寻”的呈现,也是探寻本身的一部分,不仅探秘考古的文化成果,也探访发现整理这些文化遗迹的人,探寻诞生这些文明的土地。
钟灵毓秀,一方水土养一方文明,曾经的繁华重镇,如今可能并不引人瞩目,但仍然传承着数千年的文明基因,充满勃勃生机。
中华文化的共性体现在文献典籍里,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细节里。水流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痕迹。文明诞生过的土地,都有各自的风采。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在不断更新的考古发现中一再得到更有力的验证。
《简牍探中华》的探寻不拘于一时一地。如前两期“里耶秦简”中,借用了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内容作为旁证,既定位里耶秦简破译的已知信息,也扩展里耶秦简未曾破译的信息。
在“里耶秦简”戏剧演绎部分结尾处,县令“昌”和令史“华”一起背诵的《为吏之道》——“凡为吏之道,必精絜(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无)私,微密韱(纤)察,安静毋(无)苛”,内容出自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它出现在此处合乎情理,打通了不同地域出土秦简之间互为印证的关联性。
当《为吏之道》在第三期中再次出现,“追剧”的观众恍然感知到两地出土的秦简之间具有时间和内容的重要关联,加深了观众对秦朝官吏培训管理制度的了解,使观众在跟着总台探寻中华历史的过程中,提升了对历史的认知热情和水平。
从简牍、纸张到印刷术诞生后出现的书籍,中华文明走过了漫长的年代,一些内容得以成为纸质书形态的典籍,还有更多的文字记录随着简牍的失散隐匿在历史的长河里。
《简牍探中华》前三期,还有两项重要的“独家发布”。
考古研究学者在第二期中告诉我们,2023年,考古人员在里耶古镇原发掘遗址,新发现13口古井,并从井中带出竹木材料物质,形状非常接近简牍。这意味着里耶古城遗址极有可能有新简牍出土。其中蕴藏着怎样的神奇,是目前我们的想象力所不能及的。
第三期独家发布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3D复原像,意味着睡虎地出土人骨综合研究工作取得预期成果。研究团队综合运用同位素测定、古DNA检测、3D打印等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研究,将《编年记》的作者“喜”还原为一个立体的形象,为历史的活化再添灵动的元素。
这两项独家发布提升了《简牍探中华》的权威性,和“探寻”的动态感,和观众一起,循着已知的信息去探寻更多的未知。
总台持续深耕传统文化领域、传播中华文明成果,让大众了解我们从何处来,也昭示时代向何处去。让每一个人看清历史大变局中的大趋势,思考个体在大历史中的站位和对时代的贡献,这就是传播冷门绝学的意义所在。
我们期待《简牍探中华》的之后八期将解锁更多的未知,也期待更多沉睡的未知、冷门的学问,将在总台的“中华系列”里被逐一解读。
立足波澜壮阔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史,跟随总台去探寻“何以文明”的历史依据,让活起来的历史,为大众培植更高层次的文化自信。
文|光华锐评特约评论员 晓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