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大会》用“公众考古”架起考古和大众的桥梁

副标题:

来源:光华锐评微信公众平台 | 2022-07-19 17:42:45
光华锐评微信公众平台 | 2022-07-19 17:42:4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近年来,公众对文物和遗址的关注热情越来越高。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推出了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博类节目,在其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带动作用。

7月15日,中国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第八期播出,将电视媒体的“公众考古”探索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作为在中央宣传部指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时一年多时间策划制作的原创力作,《中国考古大会》以高规格、高站位、高水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打造了一场极具敬意、诚意和创意的“中国考古百年成果电视展演”。

节目在陪伴观众了解百年考古重大发现、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同时,对大力发展公众考古、广泛开展考古教育和考古体验具有极高的示范意义及引领价值。

做优通识教育

助力百年考古成果切实回归大众

公众考古,强调全体民众参与和共享考古成果。

应该清楚明白地告诉大众,考古发现了什么,与大众有何关系,且要不受专业视角局限,寻找符合大众审美的表达方式。

电视媒体作为大众媒介,应义不容辞地成为考古走向大众的桥梁。

结合《中国考古大会》已经播出的八期节目,我们可以发现其在对专业知识进行“转码”的过程中,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感同身受的体验视角。

长期以来,考古工作在大众眼里有一层神秘面纱。探险感、推理感和悬疑感,对当下的年轻观众自带吸引力。

《中国考古大会》发挥这一优势,把考古“现场”搬进电视舞台,让“考古推广人”在考古助手的陪伴探索下、在多位专家的伴随解读下,从第一视角进行考古体验。

节目中出现的大部分文物,都是博物馆的原件复制品,给观众带来了立体的文物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考古大会》巧妙利用“考古推广团”代表了普通观众“考古小白”视角,顺理成章地打开了考古和观众的共情通道。

以最新播出的第八期《探秘长江中游史前文化——城头山遗址》为例,节目邀请考古推广人领取“解密任务”,从一束稻谷开始,一直找到一座城市的兴起。

这种“做任务”“解谜”“沉浸式”的方式,刷新了观众心中对考古学的认知,仿佛跟着推广人一般,遨游历史长河,感受古人生活。

二是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在对考古遗址的“活化”呈现上,《中国考古大会》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艺术和技术、实景和虚拟、想象和纪实、现场和户外……

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有机交织,赋予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沉浸体验。

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付诸了巨大的突破。

《中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特点,针对每个考古遗址量身打造“视+听+触”场景,在此情境下,将每处遗址的关键成果进行了详实生动的讲述。

观众能足不出户就“走遍”百年重大考古发现的现场,还能看出门道,领悟要义,从中收获满满的文化幸福感。

几乎每期节目,都有或关于考古现场,或关于古人生活的场景复原小剧场。

三是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许多观众称《中国考古大会》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考古课”。在这个课堂上,除了有系统的知识和权威的学者,还有非常多元的演示手法和教学工具。

从《城之歌》《笛韵》《火之舞》《千载城头山》等艺术展示先民生活场景的歌舞,到还原遗址风貌和历史演化的动画,再到直观演示的沙盘模型、复刻标本,以及邀请考古研究所的技师现场教学先人的制陶技艺……

节目根据电视传播的特点量身打造讲解模式和互动手段,让考古逐步走出专业的“象牙塔”,更加亲民,更接地气。

做实古为今用

挖掘大众“日用而不觉”的历史传承

在《中国考古大会》中,我们愈发能感觉到文明的力量穿越时空,越陈越新。

如第六期节目,我们共同走进“考古顶流”三星堆。

三星堆大立人、青铜树、黄金面具等一系列文物为什么能成为“网红”?

距今三千年的古蜀文明,为什么在今天被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

节目现场请来了三星堆中的九零后考古工作者,通过他们的视角和解读,为我们展现出人类磅礴的想象力与好奇心。

这些初心,这些写入中华文明基因的记忆与性格,通过考古工作完整展现在观众面前,历经千年岁月,依然打动人心。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部署的十项重点任务中,提到要“大力推进让文物活起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目标,要求考古必须达成重建历史记忆、深化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对公众考古的广度、力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第三期节目,“考古推广人”郑晓宁在最后抒发的一段感慨,可以看出这档节目对观众强大的文化感召力。

郑晓宁说:“通过今天的考古之旅,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个词,一是日用而不觉,二是蓬勃向上。我们现有的很多传统,小到一个敲击打磨的动作,大到一种农耕畜养的文化,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就在不断地演化。而我们,就是这条演化链条上的同胞,也因为有了生生不息的延续,才创造了如此灿烂的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无比自豪,也无比感恩。”

考古是关于历史研究的学科。

《中国考古大会》致力于带领观众在历史的探寻中得以知其所来、明其所往,所以节目非常注重将考古发现和当下生活结合起来,用一个个生动可感的知识点、小细节,不断建立我们和历史的联结。

例如,良渚先民在玉琮王上雕刻的神人兽面纹,最细的地方一毫米刻了五条纹路,在了解良渚先民如何以燧石雕琢玉器后,观众顿悟了古人常说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及古往今来令人敬畏的工匠精神。

又如,猪(豕)如何成为“家”的符号?

专家给出解读:家猪是我们中国自己驯化的最为重要的家畜,但对于史前先民来说,猪并不是经常食用的东西,大多与祭祀祖先神灵的仪式有关,猪其实是被作为了一个“家”寄予希望、延续传承的象征。

在最新一期的《探秘长江中游史前文化——城头山遗址》中,我们还感受到了“种下稻谷成了城”的故事。

有趣的是,水稻的种植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更影响着我们的民族性——因为水稻需要精耕细作和系统性培育,它也因此让长江流域人们的性格变得更为细腻。

一粒小小的稻谷催生了一座大大的城,推动了更灿烂文明的萌发,积淀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稻作农业在史前时期的发展,也成为“以农为本、农耕中国”这样一种文明基因的源头。

《中国考古大会》尽管知识密度很高,但多数观众并不会产生审美障碍,因为这些知识点都和我们自己有关,能带给我们发自心底的共鸣与自豪,并激励我们去追求更加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它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一件事:让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存,真正成为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

编辑:张凌云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来说两句

我要评论取消

提交

微笑
酷
亲亲
耶
鼓掌
调皮
星星眼
大笑
偷笑
比心
点赞
送你花花
礼物
庆祝
666
打气
棒棒哒
打call
厉害了
加油
大神V5
睡着了
发呆
疑问
害羞
晕
哼
抓狂
惊恐
捂脸
机智
抠鼻
往期回顾
正在阅读:《中国考古大会》用“公众考古”架起考古和大众的桥梁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