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大考”,三大央媒走在战“疫”宣传最前线

副标题:

来源:光华锐评微信公众平台 | 2020-02-24 12:57:09
光华锐评微信公众平台 | 2020-02-24 12:57:0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大媒体均把疫情防控宣传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传播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下,面对这一时间紧急、责任重大的宣传工作,如何引领导向、明辨是非、团结一心,为全民战“疫”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不能不说是媒体融合战略实施以来的一次全面“大考”。

有目共睹的是,疫情发展至今,以三大央媒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排除万难、勇担使命,始终走在抗疫防疫第一线,于“舆论汪洋”中切实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连日来的疫情报道表现,解读三大央媒在此次大考中的探索和作为,以供战“疫”中的各大媒体参考借鉴。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新闻铁军克难攻坚“非常战役”

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病毒来势之汹、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之大,堪称前所未有。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不仅考验着我们的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及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医疗卫生水平,更对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

尤其对三大央媒来说,这是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息之战”,更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念之战”、“信心之战”!

疫情报道虽然紧急,但三大央媒做到了快速反应,集全员之力,全媒体出击,全天候跟进,全方位覆盖,准确传递中央声音,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播发来自武汉现场的报道,积极有效引导国际国内舆论,突显了中央主流媒体在这场特殊战斗中的使命担当。

过去的这个春节,全国观众最为难忘的集体记忆,当属1月24日除夕夜的总台央视春晚临时增设抗疫朗诵节目《爱是桥梁》,以及2月8日的总台央视元宵晚会改为战“疫”特别节目,全国所有观众乃至全球华夏儿女的心被紧紧聚在一起,“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共情被推向最高点。

 

“文艺战场”号角嘹亮,“新闻战场”热血出征。

据公开数据,截至2月17日,《人民日报》共推出疫情防控相关版面100余块,报道近900篇,人民日报社全媒体矩阵制作报道及视频9万多篇(条),总阅读量(播放量)超260亿次。截至2月10日,新华社播发各种形式稿件1万多条,通稿单篇最高采用3583家,新媒体报道单组最高浏览量接近25亿次。截至2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媒体总触达量超过1841.43亿次,其中总台电视端累计观众触达人次为1304.23亿次,总台自有新媒体平台的总阅读浏览量为537.2亿次。

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同时,多家主流媒体对战“疫”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躲闪,耳聪、目明、心亮,共同发挥了强大的舆论监督功效。2月3日,中央指导组在武汉指挥部首次明确提出“应收尽收”,在会上播放了总台央视记者对一位患者家属的采访,讲述了自己陪亲人就诊的艰难。当天,指导组还带去了厚厚一沓各个媒体收集上来的各种求助线索。也正是那次会议,中央指导组推动武汉市加快排查和医院床位供给。在2月20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揭开了这个“秘密”:“你们(记者)发现的每一个线索,孙副总理都做了批示。”可以说,在这次的艰难战“疫”中,媒体有效发挥了“眼睛”、“耳朵”和“嘴巴”的功能,遍知民情、深察民意,切实践行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围绕本次疫情报道,国家级媒体各新闻类平台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高位提升,公信力得到强势凸显,成为海内外关于抗疫防疫报道的一手资料库和权威信息源。

 

△英国广播公司《冲击》栏目连线总台记者赵云飞

近日,欧洲多国主流媒体持续通过多种形式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跟进报道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巨大努力。例如,英国广播公司的《冲击》栏目与总台在武汉的记者连线,展示了方舱医院,并介绍中国抗击疫情的各项举措;总台驻西班牙记者受邀参加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新闻栏目《24小时》和西班牙广播电台的《今日亚洲》栏目,向当地民众传递中国抗击疫情的相关信息。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塞尔维亚、西班牙、波兰等国的主流媒体,连日来都播发或转载了总台有关抗击疫情的报道,展现中国政府对取得抗击疫情胜利和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

媒体融合持续深化,在全媒体多样态传播上走在前列

“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四年前的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有力指引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三大央媒积极顺应当今科技发展趋势和舆论生态变化,加快构建融合传播格局,新媒体已发展为传统媒体之外的“超速度增长极”。本次疫情防控报道,某种程度上是三大央媒重大报道的“升级大考”——尤其是紧急程度,高度考验媒体的智慧和实力。

从截至目前的效果来看,三大央媒依托强劲的平台实力,尽锐出击,在全媒体多样态传播上遥遥走在前列,呈现出声亮大、范围广、烈度强、链条长的传播特点。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在电视端,CCTV-新闻频道收视表现突出,新闻栏目收视率普遍提升2-3倍,其中15-34岁人群收视率上涨超过400%,大学以上学历观众收视率上涨高达342%;总台央视频日活涨幅高达516%,在APP Store免费榜中跃升至第一的位置;自1月21日以来,全球2000多家媒体平台采用总台战“疫”新闻,全面、客观、充分地展现中国政府和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

及时化、立体化、专业化的报道,离不开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协同作战。梳理三大央媒的疫情防控宣传,既见“雷霆出击”,更见“润物无声”。

01 阻击“信息疫情”,三大“利器”守正清源

在世界卫生组织日前举办的一个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传染病防范主任西尔维·布里安德指出,伴随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是与病毒相关的“信息疫情”的爆发。

疫情之下,各类信息交织在舆论场中。不明就理的谣言、不怀好意的攻击,堪称战“疫”场上堪比病毒的“第二敌人”。越是众声喧哗,主流媒体越要守好正向价值的传播根基,提高主流声量的引导力。

 

在疫情事关切身利益的复杂传播环境下,网民轻信谣言、转发欠缺专业性和真实性的偏激文章,说到底是对疫情信息的获取诉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在积极引导舆论的同时,也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话语表达,把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渗透到千家万户。

从具体实践来看,央媒拿出三大利器,有序把握信息中枢的传播分发:

一是守好“头条阵地”,时刻传达和强调党中央对防疫抗疫工作的指挥声音

一方面做好时政稿件的可视化改造,如总台央视网《三个关键词读懂总书记战“疫”日志》、新华网《关键时期,这9个“要”个个迫在眉睫》等将总书记的系列要求拆分,更加直观可读;另一方面加大评论力度,三大央媒在疫情发生后均以日更频度发表网评,以小切口直指舆情焦点,如“人民网评”《病毒不过春节,切莫掉以轻心》、总台“央视网评”《深夜抢购双黄连,媒体和民众应多品一品!》等多篇网评都在关键时刻发出了主流媒体的最强音,而包括《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内的多篇“央视快评”则在《新闻联播》播发,稳扎稳打,当好防疫抗疫信息传播与舆论导向的引领者。

二是高效“集中调兵”,搭建全要素、全媒体、全天候的信息聚合平台

有别于传统媒体报道频度和篇幅的局限,新媒体端在信息供给中可以打破限制,通过信息统筹打造专题化的聚合。

例如,总台央视新闻《共同战“疫”》采用全天候不间断直播的方式,昼夜无休为网友提供疫情相关的最新实时动态,聚焦疫情严重区新闻发布会、各省分批援助医疗队救治工作开展、复工企业和农民工包车返岗等众多网友关注的议题,同时还推出长镜头直播#武汉此时此刻#,为网友呈现两大定点医院建造过程及东湖、汉江关等武汉地标的实时景象,围绕直播打造多元化、沉浸式的新闻体验。

新华社将融合发展成果充分运用于此次抗疫防疫报道,开设“我们在武汉”“隔离区直击”“民生直通车·同心战‘疫’”“新华社记者武汉Vlog日记”等全媒体报道栏目,带领受众走进抗击疫情现场。围绕火神山医院建成交付使用,综合运用无人机航拍、卫星数据等多种报道手段,推出《火神山医院是如何炼成的》等系列新媒体报道,动态展示医院建设从无到有全过程,画面震撼、说服力强。

三是奏响“权威强音”,高密度对话权威疫情防控和科研专家,普及科学防控信息

央媒充分利用权威渠道,把医学领域专业的话语圈层打通,用专业声音制止谣言传播,舒缓社会紧张情绪。权威央媒组合顶尖专家,弥补了人们应对疫情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保护生命安全的知识盲区。

主流媒体在自身公信力的基础上,还创新嫁接了一些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权威信息进行新媒体化创新改造,将之真正渗入网民的传播网格中,完成稳定民心、破除恐慌、澄清事实的职能。如人民网《人民战“疫”总动员》答题小游戏、总台央视网H5《新型冠状病毒谣言必考卷》就是让网友在答题中甄别谣言,实现全民防疫科普。总台央视新闻“疫情防护线路图”,则以用户耳熟能详的地铁线路图形式科普防护要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由此可见,本次疫情报道中,三大央媒均凭借高度的职业水准,努力将分化的话语权重新导流至自身的传播要道中来,通过一系列小屏端的业务形态,完成对权威信息和专业议题的放大,形成有利于疫情防控的焦点性议程,凝聚社会共识。

02 凝聚战疫合力,共情共鸣构建“同心圆”

除了硬性信息的传播,这场媒体报道的“持久战”需要进行软性的情绪引导与情感抚慰,如何有度把握共情共鸣的手段与形式,相当考验媒体智慧。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是这段时间最为高亢的声音,主流媒体在凝心聚力的过程中,着力从受众的深层需求出发,做足陪伴性、服务性,着重将武汉与全国连接、将一线医务工作者与普通人连接,端出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的作品。

一是用振奋人心的表达,凝聚集体共识

总台央视新闻推出的“14亿人在战斗,每个你都算数!”系列海报,《20分钟、12小时、74份、25633》《450人,1400人,2600人!人民军队,出征!》等作品,将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拼搏、奉献以及战斗成果凝练成数字,鼓舞人心,极具冲击力,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超过2.4亿;原创微视频《母行千里儿担忧》以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等“逆行者”子女的视角讲述感人故事,彰显“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情怀。

 

总台央视网微视频《【武汉十四日】英雄的城市,你定能过关!》则选取离汉通道关闭14天之中全力守护武汉的标志性事件,定格守护家园的感人瞬间,负重、过关、奔赴、冲锋、希望和春天等14个关键词全面展现必胜的决心;时政微视频《我们向光前行》展示中国人民向病毒宣战的感人瞬间,搭配中国YOUNG计划主题曲《向上的光》并以总书记的同期声作为结束语展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人民选择向光前行的勇气和力量。这两支微视频除在全网置顶转发外,还分别在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新闻频道、音乐频道播出,实现了新媒体端内容生产对电视大屏的反哺。

二是用独具匠心的设计,强化纽带关系

总台央视网别出心裁地找到了地域性食物代表载体——武汉热干面,以小吃代表每一个地区,生动展现了全国人民对湖北的支持,独到的创意和暖心的风格深深打动广大网友,还在全网引发了一场再创作热潮。

 

新华社打造了颇具特色的“坚定希望 中国加油”线上公益音乐会,以艺人、主播远程连麦的创新综艺形式,呈现了一场颇具特色的公益“云晚会”,向最美的逆行者们致敬,为抗击疫情传递信心和力量。

三是用专业精准的服务,匹配大众需求

在此次疫情报道中,多家主流媒体着力提升了自身的精准服务功能,比较主流的做法是将散布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信息聚合起来,搭建更有实效性的平台,三大央媒相继推出“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周边疫情信息查询及患者求助通道等,建立网上的信息对接通道。如人民日报新媒体就发起了征集新型冠状肺炎求助者信息全媒体行动,为患者建立快速求助通道,确保感染者“一个都不漏”。

 

疫情期间的公众心理健康问题,也显得更为迫切。为此,总台央视网搭建“战‘疫’最前线”在线心理帮助平台、人民网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开通防疫公益心理援助专线,旨在为网友普及心理知识、提供专业帮助。

此外,三大央媒重点深入社交情景,积极打造表情包、彩铃等互动产品,以及满足居家民众娱乐健身等需求,新华网H5《一个口罩的抗“疫”》可为微信头像“领取”护目镜和口罩。“人民网体育频道“全民客厅马拉松”、总台央视影音一站式视听服务内容融平台“战‘疫’补给站”、总台央视网“客厅舞战疫2020一起赢”客厅舞挑战活动等,均聚焦此类需求而生。

03 释放融合潜能,进行协同机制“再升级”

本次疫情给众多领域的“在线化”转型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媒体的主战场同样集中呈现在新媒体端,并迎来了一次加速迭代。

特殊时期要求公众“宅”在家中,为信息传播提出了新命题。全景式、沉浸感、不间断的直播产品,集中展现了央媒在重大事件报道中不可取代的优势和权威,成功造就了一种天涯共此时的“命运共同体”之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推出三大直播特色产品——大屏和广播端同步直播的《战疫情》,新闻新媒体的《共同战“疫”》、视听新媒体的“慢直播”。在近些时日大放异彩的总台央视频“疫情24小时·慢直播”系列,堪称融合传播的有力成果。

其中,《全景直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吸引1.2亿人次在线观看,日均评论量高达7万条,同时被BBC、FOX等众多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大量转播转载,“挖掘机天团”“云监工”等关键词冲上热搜。

 

集“慢直播+移动直播+移动云直播”于一体的“为天使护航 我们一起云陪伴”公益行动另辟蹊径,搭载同名公益专车行动同步进行,体现了总台央视网直播技术的再升级。它既为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通勤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还创造了一个移动化、交互式、连续性的新闻现场。制作团队没有动用什么“高精尖”,却用复合形态扩容了传播效能,借由连麦技术和GoPro镜头直击疫情一线,开辟了现场报道的崭新途径,促成了全国网友和一线医护的双向陪伴,见证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让信心隔空传递、让温暖随车流动。

 

总台央视网“为天使护航”直播活动在免费接送医护人员的过程中,通过专车巡游的视角直播武汉街景。专车接单后,直播间主持人将对乘客进行连麦采访,向观众传递一线人员心声,并将网友的留言转达给专车上的医护人员,通过双向沟通,为用户带来更多真实的情感回馈。

同时,直播还设置了医学专家、雷神山医院建设者、体育明星、外卖小哥等专题连线访问环节,向直播观众提供更高密度的信息。在直播过程中,一线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以未经任何媒体加工的“原生态”呈现出来,因疫情推迟婚礼的“准新娘”、 “只要没有倒下,一定奋战到底”的呼吸重症科医生……具备较强的新闻价值和观看价值。此外,还根据直播中的故事制作了“诗歌+插画”延伸海报,实现对直播内容的二次开发,让正能量在社交媒体裂变。

 

值得关注的还有人民网人民视频推出的视频直播栏目《武汉时间》,不仅有人民网前方报道组采自现场的报道,还与全国近百家媒体、平台、政务机构以及遍布全国的人民拍客联动,关注各地疫情发展,传播权威信息,普及防控知识。直播+录播节目在全国60多家媒体、平台同步分发,平均每期超过3000万人观看。

 

疫情报道中的“直播伴随”,为用户由静态阅读至动态参与创造了契机,满足了信息需求,还调适了波动情绪。从中不难发现,央媒进一步摒弃了简单的新媒体平台平移产品,如完成浅层的图文内容视频化、大屏内容拆条搬运等,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具有顶层设计、复合化、立体式、深度交互的产品。而这些新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媒体融合向纵深迈进过程中所迸发的活力。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祥敏认为,这次疫情进一步反映了三大媒体新媒体优先、移动优先的战略,通过强化新媒生产的地位,三大央媒在小屏端形成了高密度疫情报道信息流,尤其是将轻量化的新媒体产品作为核心信源的重要发布窗口,通过全天候、滚动式的新媒体报道,形成了强大宣传声势和立体化的传播格局。

危机时刻,更见本色。在这场战役中,记者也是逆向而行的战士,媒体也是没有番号的部队。“战果”初显,但战斗没有结束,不到鸣金收兵的那一刻,他们就依然要坚守阵地,冲锋上前,热血奋战。

大考仍在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在迎接全面战胜疫情的同时,也涌现出更多助力防疫抗疫的创新之作。这,必将是一份沉甸甸的时代答卷!

编辑:张凌云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全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来说两句

我要评论取消

提交

微笑
酷
亲亲
耶
鼓掌
调皮
星星眼
大笑
偷笑
比心
点赞
送你花花
礼物
庆祝
666
打气
棒棒哒
打call
厉害了
加油
大神V5
睡着了
发呆
疑问
害羞
晕
哼
抓狂
惊恐
捂脸
机智
抠鼻
往期回顾
正在阅读:直面“大考”,三大央媒走在战“疫”宣传最前线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
评论